繼小米官宣“為時十年,投資100億美元的造車項目“之后,近期業內傳出滴滴也開啟了造車項目。
據悉,此次造車項目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。他也是滴滴與比亞迪聯名發布的制定網約車 D1 的領頭產品官,目前團隊已經開始從車廠挖人。
實際上,滴滴想要涉足“造車”領域早有苗頭。作為網約車運營平臺,滴滴在2018年就與李想創辦的理想汽車合資成立了桔電出行,并開始嘗試研發用于網約出行的新車型;2020年11月,滴滴出行發布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,該車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。
滴滴多個造車計劃正在進行
據行業人士分析,滴滴的新造車計劃,會區別于此前推出 D1 時,車企占主導的方式。這次滴滴在資本投入和參與度上都會更高。這與滴滴推出 D1 時,強調這是 “首款” 定制網約車的信號有所呼應。
根據滴滴創始人、CEO 程維此前在 D1 發布會上提到的規劃,滴滴的定制網約車會一直迭代,到 2025 年,定制版網約車 D3 將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 100 萬臺,到 2030 年,D 系列的目標是去掉駕駛艙,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。
另外,據相關人士透露,除了自動駕駛在自研自動駕駛路線之外,滴滴也正在考慮嘗試車路協同結合的新型“Robotaxi 平臺方”。該項目一方接入擁有運營車輛的Robotaxi企業,一方接入乘客。
“互聯網+汽車”業務發展新方向
在互聯網企業跨界造車的浪潮中,進一步深化與整車企業的協作、拉更多的伙伴一起造車等,都是企業發展新方向。
目前,二級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給予高預期,科技公司的入場會使新、老車企都面臨著大挑戰。這也表明了汽車產業進入了大變革時期,汽車企業的市場正在重新洗牌,這也為后起者提供了機會。
此外,造車也給了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更大的發揮余地,可以更好地進行軟硬件間的協同操作。
目前,軟件重新定義汽車,已經被業界普遍接受。造車也有助于滴滴實現生態的閉環。以小米造車為例:雷軍在4月6日表示,智能生態是個整體,包括智能手環、智能手機、智能家電和智能汽車,是一個閉環。目前,小米已搭建起成熟的智能生態環境,而小米汽車的到來將補齊小米智能生態場景的關鍵一環。而滴滴已經在代駕、金融、貨運、拼車、順風車、跑腿、保險、小桔充電、小桔車服、無人駕駛、地圖等方面進行了布局??梢韵胂蟮氖?,未來隨著滴滴的多元業務布局,可以將C端服務聚合在新車上,從而實現生態閉環。